与“腊八”的故事从一碗粥开始说起

2019-09-07 14:49

千龙网综合报道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俗语里的“腊八”,指的就是腊八节,时间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

关于腊八节,还有好几个不同的传说,有的传说是源于古代“赤豆打鬼”的风俗,有的则说是源自对忠臣岳飞的怀念……但不管是哪种传说,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习俗,即节日这天要喝腊八粥。今天,我们的开始就从这碗“腊八粥”说起。

腊八节与腊八粥

腊八节,最早周代有“八腊”,周代称“蜡”,腊月初八祭八方八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蔡邕《独断》云:“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

在新故交接的腊月,人们认真而虔诚地祭祀祖先和神灵,一餐一饭、一招一式,无不寄托着百姓平凡而又庄严的生活期待。

如今,腊八节祭祀的仪式早已不再流传,而腊八粥这一饮食习俗却传承至今,愈发意蕴非凡。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就这么一碗小小的腊八粥,打从腊月初七那天晚上就开始免忙活儿,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这腊八粥才算是齐活儿。

腊八粥怎么熬?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豆类是“腊八粥”的配料,常用的有黄豆、赤小豆。如果在“腊八粥”内加入果仁、羊肉、狗肉、鸡肉等,就更使腊八粥营养滋补价值倍增。对于高血压患者,不妨在粥里加点白萝卜、芹菜,对于经常失眠的患者,如果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会起到很好的养心安神作用,何首乌、枸杞子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对血脂也有辅助的调节作用,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大枣也是一种益气养血、健脾的食疗佳品,对脾胃虚弱、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有一定疗效。

不同体质 可选择不同食材

粥中水分较多,稀的食品容易使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肠胃引起疼痛。所以,肠胃不好的人可以把腊八粥稍微熬稠一些,而且最好在食用腊八粥的同时吃些干的食物,如面包、馒头片等。腊八粥作为日常营养配餐和调剂饮食生活的一道美食,对于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来说,食材上可以有多种选择。

糖尿病人:燕麦、荞麦为首选

营养学上并不主张糖尿病人过严地限制碳水化合物,但要选用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碳水化合物。王旭峰说,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降低血糖,特别是燕麦、大麦和一些豆类所含的可溶性纤维,可在胃内形成黏稠物质,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不会导致餐后血糖突然上升。荞麦中含有铬,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在临床上用于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所以,糖尿病病人可多选燕麦和荞麦做主料。糖尿病病人喝腊八粥最好不要放糖。

老年人:可多放点大豆

老年人应饮食多样化,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大豆中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可以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腊八粥正好软烂易消化,加上粗细搭配,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

孕妇:香软腊八粥最合适

女性怀孕早期一般早孕反应严重,此时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呕吐,粥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孕中期,胎儿生长加快,需要补充能量,同时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而孕晚期则需要加强钙的补充。所以,对准妈妈和新妈妈来说,花生仁、大豆、黑豆、青豆、枣中都含有较丰富的钙,大豆和坚果中还含有较丰富的铁。

儿童:原料尽可能丰富

3—5岁的孩子处于幼儿期,此时多给孩子吃些粗粮类食物,对培养孩子日后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有好处。12岁以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都超过成年人。所以孩子喝八宝粥所选原料尽可能丰富一些。

腊八还有的习俗

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翡翠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

祝您腊八节快乐!

来源:据中国新闻网、兰州晚报、郑州晚报、新华社微信号、 “文化传统”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综合整理。